外來就業人員將全部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國新辦8月2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有關情況。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說,將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政策,統一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在全面運行的基礎上逐步統一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員政策,建立統一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爲各類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結算服務。


接入國家平臺定點醫療機構已破萬


李滔介紹說,目前,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18年上半年,經國家平臺結算達到48.6萬人次(含新農合3.5萬人次),是2017年全年的2.4倍;發生醫療費用118.3億元,基金支付70億元,分別爲2017年全年的2.4倍和2.5倍。


截至2018年6月底,在國家平臺的備案人數超過267萬,定點醫療機構達到10015家,全國95%以上的三級醫院已經接入平臺,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達7575家,較大程度上解決了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費用報銷往返路途遠、手工報銷時間週期長、手續辦理複雜、自行墊付資金壓力大等痛點問題。


“國家醫保局成立後,迅速實現國家平臺終端遷移、人員集中辦公,確保機構改革期間系統平穩運行、業務工作平穩銜接、羣衆待遇不受影響。同時,指導地方將跨省異地就醫人員統一納入就醫地醫保協議管理和智能監控範圍,減少管理漏洞。”李滔說。


加快實現外出務工和“雙創”人員直接結算


李滔說,當前,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與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人民羣衆期望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外出農民工和外來就業創業人員兩類人員因流動性大、難以出具相關材料等原因,影響其在參保地進行異地工作備案,覆蓋面需進一步擴大。


對此,國家醫保局將通過“三個一批”措施,來提高對外出務工和“雙創”人員兩類人員的備案率,最終全部納入直接結算範圍:簡化備案納入一批,各地要在今年10月底前,取消需就醫地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證明蓋章等;補充證明納入一批,對擬赴就醫地工作的兩類人員,在辦理備案時改事前審查製爲承諾補充制,對於外出時不知道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的兩類人員,允許先在參保地備案,並承諾在就醫地取得相關材料後及時補充;便捷服務幫助一批,加快推廣電話、傳真、網絡、APP等多種備案及查詢方式,逐步實現備案服務“不見面、零跑腿”。


“要加快定點醫療機構覆蓋範圍,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放在基層,包括要建立臺賬,要倒排時間表,加強督導,將兩類人員集中的就醫地基層醫療機構儘可能接入國家平臺,確保年底前所有縣級行政區至少有一家跨省定點醫療機構。”李滔說。


醫保基金風險可控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推進會不會加重轉出地醫保基金的支出,甚至引起醫保“穿底”,是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對此,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黃華波迴應說,從第三方評估和監測來看,目前爲止,異地就醫跨省直接結算沒有引起大規模跨省無序流動,醫保基金總體運行平穩,基金風險可控。


“跨省直接結算,不是解決報銷政策問題,而是提供一個通道,解決墊資和跑腿報銷的問題。就是說,該付多少錢還得付多少錢,只不過是不墊資了,報銷快一些。這是一個根本原因。”黃華波解釋說,此外,備案管理和差別支付等措施也在發揮作用,較好地避免了大規模無序就醫現象的發生。


“現在結算比較便利,羣衆生病大都去大醫院看,這樣不符合醫改和分級診療的要求。常見病、小病還是要遵循分級診療的目標。”李滔表示,國家醫保局繼續堅持對於不同等級、級別醫療機構的差別化支付,來促進基層首診,引導形成異地就醫的合理秩序。同時,加強審覈稽覈,發揮醫保智能監控系統作用,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


*內容來源:國務院

*記者:韓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