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開闊心境要有“六想細”

有位哲人曾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沒錯,寬厚善良的胸懷比海洋和天空更加廣闊,這樣的胸懷能夠海納百川的同時,也定能虛懷若谷。

 

人生就像是一次長途旅行,不停地行走,沿途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歷經許許多多的坎坷。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失去的便永遠不會再擁有。人活着不容易,要活的高尚、活的有品位、活的與衆不同、活的超凡脫俗就更難。人能生下來,本來就是幸運的。千萬別把美好的生命浪費在等待上,把握現在,享受現在,纔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想細點,人生中應值得追求的是快樂和幸福。

 

宋朝詩人黃庭堅說過:“人生正自無閒暇,忙裏偷閒得幾回?”這就告訴人們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學會忙裏偷閒。忙裏假閒即符合張馳之道,也符合自然規律。

 

人就一生,活着就幾十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微笑的一轉身,什麼恩怨、什麼煩惱,全都隨風而去,給世人留下一個漂亮的背影。

 

人活着就應該要想細點,在人生徵途不要好高騖遠,應該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適度要求成功度,合理安排自己的人生每個階段的時間和任務,讓自己總有一種成功和幸福感,保持良好的心態,把陽光迎進心田,讓自己每天沐浴在陽光中,開心快樂生活着!

 

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人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不要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就是能擺脫別人的誤導,跳出世俗佈下的圈套。要學會反問自己,不被別人的所謂好心左右自己固有的原則,不隨別人的言辭而搖擺不定。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重在容言之舉。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無欲則剛”。寬厚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與氣度,表現了人的個人修養。只有一個擁有智慧的人,纔會在心中留出一片天地給別人。一個人的胸襟如果足夠開闊,那麼他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做人原則,一定是很有特別的。做人,就應該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一非心胸寬闊,善於寬厚待人,容忍別人缺點的人,才能收服人心,成就人格魅力。這也是每個人應該有的處世準則。

 

樂納“逆耳忠言”。“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羣言”。倘若領導者自命不凡、雞腸小肚、剛愎自用,聽勢必造成“朝無諍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的沉悶環境。

 

人生是短暫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爲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消耗你的精力,甚至是生命是不值得的。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無愧於自己美好的生命。不要把時間耗在爭名奪利上,不要把“就爭這口氣”掛在嘴邊。心平氣和的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好生氣的人身體免疫力低,容易生病,只有不愛和別人的錯誤計較的人,才能擁有幸福、愉快、健康的生活。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品行端正之德。

 

古語講“先修身而後求能。”客觀地指出了人的修養、品行對於個人價值的重要性。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纔會硬氣。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要正直。一個正直的人,會體現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這個“人”字寫正了,纔會有服衆的底氣和被尊敬的資格,真正做到“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第二要嚴謹。嚴謹是對生活負責任的一種態度,也是對自己修身的更高要求。嚴謹是務實、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種表現;嚴謹是潔身、克欲、自律的一種手段。

 

第三要忠誠。“忠誠”是對一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是否合格的一個檢驗標準,是惠及他人的一種大德。人各有所事,便應各有所忠。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包容謙讓之態。

 

包容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是人們在生活中長期修煉得到的。它不斷洗滌着人們的心靈;包容就像海一樣寬廣而浩瀚,它能接納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包容會帶着你跨越困難,找到新生;包容是一種無聲又強大的力量,只有能包容的人,生命纔會更加飽滿;包容是一種博大且精深的意境,是友好待人的藝術,是聰明處世的經驗,是爲人修養的體現。

 

對身邊的事,切不可用“原則”的尺子去量,現在已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在世,不順心的事誰都有十之八九,我們不能在瑣事的困擾中作繭自縛,更不能在無盡痛苦中渡過餘生。要學會包容自己,包容他人,還要包容社會。要心境豁達開朗,開心快樂地去生活!

 

包容的好處在於它可以使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化爲虛有,它可以使一個身處逆境的人,燃起勝利的自信心。在遭到別人傷害,心裏憎恨別人時,不妨換個角度去思考,假如你自己處於這種情況,會如何應付?

 

當你熟悉的人傷害了你時,想想他往日在生活中對你的幫助和關懷以及他對你的一切好處,這樣,心中的火氣,怨氣就會大減,就能以包容的態度諒解別人的過錯或消除相互之間的誤會,化解矛盾,和好如初。

 

這樣,包容的是別人,受益的卻是自己,你就能始終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心情舒暢地生活。學會包容別人,就是包容自己,同樣也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所以,包容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主要的,那麼,就讓我們去包容別人吧!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忍辱求全之措。

 

遇事不能總從個人利益出發,要多從他人立場考慮。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彈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韌性。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

 

在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隨時體諒他人,在溫和且不傷人的前提下,適宜的幫助別人。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別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無法達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擾,關鍵在於寬容他人。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

 

如果你對此事耿耿於懷,心胸狹窄,你就會感到身心疲憊與人發生爭執、衝突時,只要佔到了了理,就應主動給人臺階下,給別人留點面子。

 

大千世界,日月輪迴,時事境遷,人心思變,所以,於己要多責,責自己無知無識;對他人,要多欣賞,賞他人有高有低。人生有了這種容忍的氣度,才能安然走過四季,才能閒庭信步笑看花落花開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與人爲善之形。

 

寬厚善良是一種胸懷,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它包含三個內容:第一要有寬容之德。有人說,世界上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很有哲理。其實,人的內心蘊藏着很大的包容性,你越是寬容他人,就越容易獲得尊重。

 

有句古訓叫做“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冰釋前嫌可以換來理解、換來和睦、換來友誼,而耿耿於懷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當然,寬容並不是無原則地由其肆意妄爲,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他人以足夠的空間和改過的機會,做到寬厚而嚴肅、柔和又堅定。

 

要有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厚道不是懦弱,也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厚道的人心底無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心靈清澈而見底。

 

要有善良之心。我們所處的社會好比一個大的家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人爲善,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素昧平生之人有難,拔刀相助,是謂小善;國家危難之際,赴湯蹈火,捨生取義,是謂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還是大善,只要永遠有一顆善心,便足以讓你成爲一個高尚的人。

 

有開闊心境的人,要有禮貌待人之姿。

 

嫉恨別人,等於輸給了別人,受報應的是自己的生命和安康。人際交往中,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是我們進行社會活動的必要條件。相反,心理狀態不佳,會形成某些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交朋友和適應社會,甚至會對自己的心靈蒙上陰影,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

 

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體現。處變不驚,遇險不怒。是我們表現自己良好心態的機會。情緒應該時時受到理智的支配。雖然我們明明知道發怒對事情於事無補,但還是容易因爲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大怒,給別人造成一種不好的感覺。

 

要知道,發怒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言談舉止始終保持常態,也會將自己內心的仇恨一併消除。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有誤解、有矛盾,這時,如果你能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爲對方着想,你就會選擇寬容、選擇忍讓,如此一來,你的委曲求全也是能感化對方,所謂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內容來源:文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