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開闊心境要有“六想開”

有句諺語說:“時常開口笑,壽比南山高”。情緒樂觀,地闊天寬;情緒悲觀,烏雲滿天。在日常生活中,對同樣的事物,同樣的遭遇,在悲觀者眼裏是雲遮霧罩,天昏地暗,在樂觀者看來卻是風和日麗,別有洞天;在悲觀者看來已是“山重水複疑無路”,而在樂觀者看來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經歷的悲歡離合,才徹悟了一個簡單的真理,就是平平淡淡纔是真。如何做到保持良好心態,促進身心健康?心態平和最關鍵,“開”字尤爲重要。因此,放下那些年輕時的爭強好勝,遠離那些可能引起是非的潛在因素,保持一個好的平和的心態,才能提高生活的質量,無憂無慮的度過晚年。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一次生命的旅行,每一步都有值得駐足欣賞的風景。宋朝詩人黃庭堅說過:“人生正自無閒暇,忙裏偷閒得幾回?”這就告訴人們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學會忙裏偷閒。忙裏假閒即符合張馳之道,也符合自然規律。

 

人活着就是爲了生活得快樂幸福,而幸福的生活要自己努力爭取來的。人爲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就有了爲之奮鬥的慾望;爲了人生的奮鬥目標,就必須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要愁眉苦臉。

 

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有人鮮花怒馬,有人衣衫襤褸,有人爲國爲民,有人禍國殃民。有人把人生當遊戲,有人卻把人生看做一種折磨。不要每天愁眉苦臉的生活,愁眉苦臉的過也是過,笑着過也是過,何必每天不開開心心呢?笑容要長掛在嘴邊,即使你不高興也不要愁眉苦臉,打開窗子讓陽光走進你的房間,看着太陽就好像看着上帝,這時候上帝也在看着你,他會分擔你的苦惱。

 

俗話說得好:“知足者常樂。”人們正常的慾望本無可厚非,但一旦不加節制地產生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則只能給自己徒增諸多煩惱。曾記得這麼一個故事:一位終日寡歡的國王,讓大臣去找天下最快樂的人,最後找到一位荷鋤歡歌的赤腳農夫。國王探詢農夫快樂祕訣,農夫說:“我連鞋子也買不起,我曾悲哀過,可是,當我看見有鞋子卻沒有腳的人,我就沒有理由不快樂。”

 

可見,要成爲一個快樂的人,就要有一顆知足的心,要在善於辯證比較中去理解快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寬了自己的心,也便打開了快樂的門。一切順其自然,一切瀟瀟灑灑,過去的讓他過去,未來的不去管他。來了、走了,聚了、散了,悠悠江湖,甩得開,放得下。人就一生,活着就幾十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微笑的一轉身,什麼恩怨、什麼煩惱,全都隨風而去,給世人留下一個漂亮的背影。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要盲目攀比。 


在你沒有鞋的時候,你想想還有沒有腳的,你就會知足,會感到幸福。看到那些病的、傷的、殘的,看到和我們同齡人,有拄着柺棍的,還有坐着輪椅的,他們何嘗不想健康的生活,他們最大的心願可能是和正常人一樣活着。

 

就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認識是緣分,誰都好相處,哪有不合羣的?有點小糾結,應該寬宏釋懷。就是陌路相逢,也當臨別道聲多保重,因爲日後相遇難,唯有真誠到永遠。

 

心態是自己的,自己要想辦法去維護,去調整。千萬不能指望別人給你製造快樂,從別人的幫助中獲取快樂只是一時的,而不會長久。只有用心去解讀生活,裏面的樂趣纔會像那些漫山遍野爛漫的小花,你不時會聞到撲鼻的芳香。“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團火,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塊冰,即便融化了也是零度。”

 

人生苦短,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在小事上。恐懼膽怯之時,守住一顆平和之心。人生難免經歷風雨,不能害怕壓力,不能逃避責任,勇敢地迎上去,戰勝它,自己就成了生活的主宰。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看到消沉之後的希望和挫折之後的復興,那時你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你就會樂觀起來,把那份對美好未耒的憧憬,當成鼓舞你人生前行克服困難的力量。

 

人與生俱來就得受些疾病與磨難,辛苦與勞累,負擔與壓力。什麼升學不就,就業不順,婚姻不幸,生意蝕本等等,都不是問題,降低預期,心就平衡。想開去,風景四季,陽光縷縷……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把得失看重。

 

不同時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狀態,以前,我們的物質生活很貧窮,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進步了,可精神生活卻匱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歡鑽牛角尖,讓自己揹負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慮得太周全,這就造成了我們活的累。

 

看開瑣事,忘卻不幸,藐視挫折,這何嘗不是一種心靈的釋荷、人生的昇華。自嘲是一種智慧。生活有時總不那麼令人滿意,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追求完美,也許會患得患失,少了做人的樂趣。但是我們換種方式來對待生活,自己給自己一點安慰,以感恩的心情來生活,也許我們會快樂得多。

 

年輕的時候蒐集,年老的時候丟棄。這已經夠悲哀的了,而人生更悲哀的是,活到最後,連丟棄的能力也會失去。所有人生追求的,最後都會失去。而人最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明知會失去,卻仍勇於追求。

 

每個人的一生,前半生要攻,後半生要守。人生應當是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所謂得而復失,就是先追求有,等到有了之後,隨着年歲漸老,體力衰退是必然的,精明的人計算功力會逐步減弱,於是年輕時的各項儲蓄逐漸失去。

 

至於失而復得,指的是到了晚年,人生的記憶在衰退之中,然而人生智慧仍在累積,特別是對人生通達思想的瞭然,對得失的瀟灑心態,實在均非年輕人所能企及,這種“只是近黃昏”之前的“夕陽無限好”,正是人生登臨絕頂之後的高點,人生的豐美,還有什麼能比的呢?

 

所以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的大沮喪、大挫折和大失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原來失去是爲了前面還有一個全新的我正等着。世界永無盡頭,人生自然要永遠向前看,“失去”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要糾纏不休。

 

糾纏過去沒有絲毫作用,曾經的失落、貧窮、痛苦又怎麼樣,轉看成爲過去,何必要把昨天的不愉快當成今天生活的負擔,你要做的就是盡情享受今天的擁有。因此,不要去做如果還有如果這樣的假想。真實的活在當下最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端起放不下,當然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卑微,活得沒有尊嚴。

 

漫漫人生路都要走過,每個人都有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大凡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嚐遍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的人,會對生活抱以理智、平靜從容的態度,“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捲雲舒。”這樣活着,纔算真活出了人生的坦蕩豁達和一分悠閒的灑脫。

 

當走過漫長的歲月春秋,生活積澱下來的只剩下刻滿傷痕的累累記憶時;當日夜爲生活所忙,爲情感所累,走過一段路程,駐足回首而望時,人總是會發出人生苦短的感慨。其實,人之爲人,就應該體驗和感悟人生的整個過程和這個過程中無情或有情的每一個細節,人就這麼一生,生命就這麼一次,只有把握生命的瞬間,才能獲得人生的永恆。

 

生活有時總不那麼令人滿意,如果人生一味地去追求完美,也許會患得患失,少了做人的樂趣。但是做人換種方式來對待生活,自己給自己一點安慰,以感恩的心情來生活,也許我們會快樂得多。

 

總而言之就要學會知足,學會隨遇而安。知足、隨遇而安就是幸福。我們和有錢、有勢、有權的人一樣,都是人。因爲都是人,就沒有必要仰人鼻息,笑臉求人!生活畢竟不是演戲,無須用太多的脂粉去塗抹自己,無須戴上“面具”去逢場作戲!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掙多掙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樸素自然,活得坦坦蕩蕩。這就是舒心,這就是快樂,這就是寬慰,這就是瀟灑。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給己加壓多。

 

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爲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壓造成的。許多方面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同事間的小摩擦,太在意家人一時的賭氣。人生總會有煩心事,睜開兩眼歷歷在目,閉上雙眸空無一物,倘若凡事都記取,必定不堪重負。

 

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會留在記憶裏。而人又時常記住了應該忘掉的事情,忘掉了應該記住的事情。爲什麼有人說傻瓜可愛、可笑,由於他忘記了人們對他的嘲笑與冷漠,忘記了人世間的恩恩怨怨,忘記了世俗的功名利祿,忘記了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爲所欲爲地快樂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們寧願讓自己不快樂,也不願意往做傻瓜。假如可以記住應該記住的,忘記應該忘記的。或者是忘掉從前,把天天都能當成一個新的開始,那該有多好。可是,說起來輕易,做起來卻是那麼的難。

 

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不要經常覺得自己很不幸,實在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現,有些題目永遠沒有答案,有些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有些人永遠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還是會在苦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

 

有開闊心境的人,不要自私固執。

 

每一個人的固執怎麼會同時面對自己,但往往事實就是這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不知道怎樣面對別人,面對自己。實際上這又是你心中的固執在作怪,當你的思想有了改變,你感受到的一切外部事件都會隨着你的改變而改變。很自然的,當你不能完全接受別人的意見時,你就會開始固執己見,聽不進可吸納的意見,不能正視事情的本源,你會認爲別人都在針對你而固執己見。這時你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機會。

 

固執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有時是別人的錯誤,不妨去心甘情願地與他溝通,嘗試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有時是人的錯誤,由於想推卸責任而去指責別人,沒說的,你應該道歉;工作中,承諾去理解並尊重對方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礎上,共同創建新的合作關係。

 

人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人生的世界紛繁複雜,所以煩惱會更多,壓力會更大。人們心中的積怨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由於人們的固執己見造成的。不要說自己受過教育、素質高、對人很寬厚,那隻是片面的表象,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固執的一面,而且一旦固執起來會很難改變。可你怎樣知道自己的固執呢?不妨對照問題來一次對固執己見的診斷。


*內容來源:文摘網